> 快讯 >

数字技术加持的供应链金融将迎来黄金十年 环球今头条

时间:2023-01-13 14:05:17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的2022年,试问有哪个行业还能保持高速发展,供应链金融绝对能占据一席。尤其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科技加持的供应链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结合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三个供应链业务场景的测算指出,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9.19万亿元。

从技术服务商透露的数据看,结果同样喜人。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李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的核心企业客户数量相比去年增长超100%,目前服务核心企业数量超过200家。”

回顾2022,疫情反复的这一年对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对供应链金融行业来讲,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金融机构层面亦或是实体产业层面,都已经认识到了其价值,2022年实际上是供应链金融真正开始进入觉醒的年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融机构层面,疫情的冲击无疑增大了信贷投放风险,但政策层面又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金融机构也逐步认识到了供应链金融必须要破除主体信用迷信,更多依赖于供应链条里的交易数据,去分析数据,制定信贷投放策略。

产业层面,原来很多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价值认知不够,但在疫情冲击之下,供应链的安全问题被放大。如果一个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倒闭了,或者下游经销商破产关门,对于整个企业链安全冲击巨大,所以产业端也充分认识到必须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业务里,赋能上下游企业,才能使自身的产业链得到长足安全的发展。

2022年,政府层面同样加大了对供应链金融的扶持力度,九部委联合发文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政策的加持,无疑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迅速发展,但也折射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依然存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痛点急需改变。

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李军认为:从供应链金融自身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来看,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依然面临着点、线、面、体四个维度的瓶颈。

从点的维度来看,主流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过于依赖核心企业作为“链主”去服务上下游,而很多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价值认识还不够,没有足够动力或具备平台条件去分享其交易链上的数据,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对其链属上下游企业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贸易背景核查、交易确权以及管理抵质押物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围绕着核心企业展开的业务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从线的维度来看,由于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确权和信用评价的能力过于依赖,导致金融机构更愿意做核心企业上游的保理融资或信用流转业务,而对于下游经销商的采购融资,由于没有核心企业的担保增信,会将其等同为信用融资,缺乏推广的意愿和能力。此外,大部分与核心企业的直接关联度比较低的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孤岛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金融机构识别核心企业信用大多仅能涉及一级供应商或一级经销商,难以对供应链上的第二层乃至第三层企业形成有效覆盖。

从面的维度来看,存在着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数据处于不同的主体而难以统一归集等问题,比如说订单信息可能在核心企业,物流信息在物流方,资金流又在银行那边,没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四流”数据真正整合起来。即便是在特定情形下,单条供应链的“四流”信息可以形成聚集,但是不同产业链之间还不能“跨链”,更多维的产业和企业经营相关的数据,例如行业整体销售及价格指数、产业园区数据、财税数据等等,也没有形成连通共融,使得金融机构基于信用的风控模型难以真正向多维大数据模型进行进阶,所以授信仍会非常谨慎。

从体的维度来看,也就是供应链金融所涉及到的生态各方,相互之间良性的协同机制还没有建立。核心企业、链属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以及行业组织之间,大多是在采用独立作战,或者两两合作的模式,更多还是点状的突破,很少能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网。

面对这些痛点,周李军认为做好供应链金融,先要基于对产业的理解去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的连接,再去叠加金融科技去改善供应链金融业务。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陆岷峰同样认为“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的方案就是要大力推进数字供应链金融,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企业数字化与数字供应链金融融合发展。商业银行通过搭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营造若干金融场景,使企业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生产、结算、销售等全流程融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场景中。”

2022年京东科技首次发布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战略,将多年沉淀的技术、模型、算法、工具产品化、标准化,构建“十大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十大数智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双十模型”,从对内服务向对外输出系统平台进行升级,实现了ToB、ToG、ToF三大客群的落地开花。针对实体企业,助力古井贡酒、立邦、天奇、道恩等大消费、大制造、能源化工等行业的核心企业提升上下游融资能力、降低成本、提升销售量。比如助力古井贡酒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平台上线不到一年时间里,已将融资服务下探到下游500多家二级经销商,不到半年时间为五百多家二级经销商提供了三亿多元的融资服务。。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2022年供应链金融场景化方面的实践来看,也做了大量创新。 以民生银行为例,2022年初,民生银行联合供销集团子公司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集团,围绕其全产业链数字化系统,推出针对新疆棉农的线上化、纯信用、低利率贷款业务“棉农贷”产品,得到广大新疆棉农的欢迎,上线首月实现农户拓客333户、授信额近1亿元。

关于未来供应链金融如何发展,周李军总结认为将有如下四个发展趋势:

首先,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必然是场景化的。供应链金融依托于供应链交易场景的真实性做业务,只有深入到供应链的不同场景中去,去理解交易的场景,去理解不同行业交易习惯,交易流程,真正深入到场景里去理解、学习,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把供应链金融做好。

其次,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线上的。因为供应链金融本身是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它又是基于交易属性去做,具有分布广泛,交易高频、周期短等特点,这些特点注定了必须通过线上化的模式才能支持客户需求,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匹配。

第三,供应链金融未来一定是数字化的。它一定是基于整个交易链条的各类数据,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去开展业务。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必然以数据为驱动,通过人工智能AI辅助决策的数字驱动+智能化的模式,也就是数智化模式,通过智能化的风控和运营解决现在存在的一些短板。

第四,供应链金融未来一定是通过平台化的运营方式实现标准化。标准化有两点,第一点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标准化,用商业的标准模式,比如产品化、线上化、数字化驱动,这个模式一定是标准化的。同时在标准化的模式之下,形成供应链金融资产,能够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融资,比如说发行ABS,发专项的证券产品进行支持,只有两个标准化才能达到最终降低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资金成本,最终返溯到整个融资端的中小微企业身上,降低融资成本,最终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最后,周李军谈到,“2023年对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是一个破局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从效率、成本和体验出发,还是要坚持‘产品为王,全链路运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全力提升供应链金融科技在产业端客户的体验。同时在产品上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产品设计能力更加标准化、组件化、工具化,快速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组件化、工具化、模块化的模式能够更高提升平台的获客效率、降低成本,打造企业数字化升级路上‘易用工具箱’的模式。在核心服务能力上,要紧紧围绕风控+运营的双轮驱动,助力客户打造从0到1再到N的体验,助力客户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助推中国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

标签: 供应链金融 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