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涵敏 周倜 周顺 通讯员 吴超辉
在常宁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诊室,一声声因剧痛而起的“哇哇”叫喊,常在瞬息之间归于平静——这里有很多骨折患者,不进手术室,不挨手术刀,短短几分钟,错位的骨骼便已悄然复位。
【资料图】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一幕,在当地人眼中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知道,这正是“南詹正骨”百年传承的独到魅力。
不见刀光血影,只有手下乾坤。“南詹正骨”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专长绝技更被认定为“湖南省首批十八项中医药专长绝技”。这一次,我们走进常宁,探寻这套源自晚清、绵延至今的中医正骨传奇。
独门的“宝贝”:纯熟“巧力”立竿见影
在湘南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个名为常宁市兰江乡南枫村栗塘湾的小村庄。它在地图上不过微小一点,却因“南詹正骨”而声名远扬。提起詹顺庭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时光回溯至19世纪末。詹顺庭,一位曾为豪商押镖的武者,因护送银货受伤,从此立志习医。他踏遍滇、黔、湘、桂、粤等数省,融汇众长,终创“南詹正骨”,又称“茅庐正骨医学”。此后百年,“南詹北张”并称于世。
遥远的历史未曾模糊。直至今日,它早已开枝散叶,传承创新。如今,常宁市中医医院已成为“南詹正骨”最重要的薪火之地。
薄薄的刀片嵌入受伤部位,轻轻点按、弹拨、刀挑筋骨,拔出后,用手一捻,不出血、不见伤口,病人很快康复……
这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南詹正骨理经刀”的日常。
那刀,形似柳叶,长约十厘米,入体几乎不见痕迹,正是詹顺庭独创的独门利器。通常,医生会先确认好骨折断处,然后把它从体表插入。“使用它时,手法特别多,点、按、弹拔、手捻、刀挑都行,主打一个理顺经络,整复骨错缝、筋出槽。”“南詹正骨”第四代传承人、骨外科主任医师尹书东告诉记者。
通俗地说,一些闭合性骨折,比如肋骨、锁骨、掌骨、趾骨等,就是看上去骨头呈平行状的关节部位,但凡有谁掉队,南詹正骨理经刀很快能让其归位。
此前,家住衡南县10岁的寒寒(化名)在玩耍时不小心掉到马路水沟,造成锁骨骨折。父母不愿意让孩子接受“开刀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慕名来到常宁市中医医院求助。
接诊的医生,正是使用这把“南詹正骨理经刀”,从寒寒锁骨处嵌入,拨弄了几下,然后用纱布和小夹板外固定。经影像学检查显示,锁骨对位线良好,这也说明,前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孩子的骨折部位便整复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年,这里都会为上万名省内外病患提供治疗,治愈其伤、安抚其心。
“对于关节脱位和陈旧性骨折治疗,南詹正骨理经刀可以免去患者手术之苦,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治疗方法既可用于止痛、复位,又可用于治疗、功能恢复。”尹书东说。
与理经刀相伴的,还有另一件法宝——南詹正骨鹤嘴式整骨钳。
它的外观像极了缩小版的火钳。但别看它外形简单,这可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医生使用它时,通过它前端鹤嘴和后部手柄部,经过挤压、撬拔、推压,分离骨折部位、复正错位的骨头,还能让碎骨归位,脱出归巢。
对付四肢长骨部分关节内骨折和关节脱位,比如尺骨鹰嘴骨折,桡、尺骨双骨折,骶椎骨折等,就是它了。
这对“搭子”,将“小刀配大钳,巧力出奇迹”演绎了一百多年。如今,“南詹正骨”传到了第六代人。“能手法复位,绝不开刀接骨”,依旧是他们恪守的宗旨。
时代在变,医术亦在传承中创新。为减少患者腰腿痛发病与住院时间,传人们在古法基础上,创制出“南詹正骨波浪板”。
木板构造,形如涌起的波浪,再加上一块2厘米厚的副板——“南詹正骨波浪板”的功效,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办公椅上的腰靠枕,只不过使用时的姿势换成了躺卧。
它充分传承古人“垫枕法”治疗原理,帮助伤椎得到复位,专门用来矫正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看着简单的造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消除疼痛。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历经2000多例临床病案考验,至今没让1例病患落下残疾。
祖辈的智慧,朴素却流长。詹氏古法悬吊过伸牵引法、南詹正骨杉木皮小夹板、南詹正骨三角板固定法……这些朴素而璀璨的祖传技艺,从历史深处走来,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安宁。
不变的“精髓”:“辨证”之道是破局根基
9月28日,一缕药香袅袅升起。诊室里,“南詹正骨”第四代传承人、省基层名中医、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中医骨伤主任医师尹新生的双手在患者受伤的手臂上“试探”。
“‘南詹正骨’的奥秘,就藏在这‘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智慧里。”他的声音温和而笃定,手指在某个穴位稍作停留。
这就是同为独创的“南詹正骨疏经术”的写照。而这,也是南詹正骨疗法的精髓——将疾病有规律地归经,在体表探寻那些会“说话”的敏感点。这门曾只靠师徒口耳相传不能笔录、家族相传决不外泄的绝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走出深院,著书立说,解秘祛魅,如春雨般滋润更多渴望康复的心灵。
尹新生告诉记者,南詹正骨疏经术最大的特色,是根据不同疾病在患者体表,有规律地归经、探寻敏感点进行试治,从而进行持续性刺激以获得治疗效果。
“这其实正契合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境界,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探寻敏感点。”他说。
简言之,在南詹正骨疗法中,“辨证”是治疗之根本。
在此思想基础上,南詹正骨疗法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这个根。
“骨伤患者有时尽管是些局部损伤,但在辨证治疗时我们必须要有整体观念。”这份祖训,不少传人都记得。
此刻,另一位医师正在为骨折患者施行手法复位。他的手掌轻柔地贴合患处,仿佛不是在治疗,而是在与身体对话。
“手摸心会,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12个字,需要医者将人体经络走向烂熟于心,才能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南詹正骨理经刀在另一位医师手中轻盈舞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体质,取穴和手法都各不相同。”在“南詹正骨”第五代传承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中医骨伤主任医师欧礼心里,那些看似立竿见影的疗效背后,是医者在辨证之道指引下,对穴位与刺激点的精准把握。
这举重若轻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执着坚守。
诊室里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那是传承者们在与古籍对话,与身体图谱切磋。唯有经过千万次的“探寻、摸索”,才能成就那一瞬间的“锁定、摸清”。
中医智慧,满是行医者的医德医道,和一腔匠心。
古老的医道在这里焕发着新的生机。也就是在这样的根基之下,南詹正骨疗法历经岁月洗礼,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南詹正骨疏经术为主体,突出运用传统正骨术的理、夹(固定)术与离、吊(牵引)术,擅长运用手法整复骨折,并根据不同部位的骨折,按照稳、准、轻、快的治疗原则,让骨伤患者在无痛或痛苦较轻的状态下手法复位。
“法使骤然人未觉,伤者知痛骨已合”——这不仅是古籍中的理想,更是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如今,在常宁市中医医院,每一位传承人都能娴熟地运用南詹正骨疗法专长绝技为患者服务。临床中,中医参治率达到96.4%,运用南詹正骨绝技手法接骨的比例达到62.1%,域外病人占医院病人总数50%以上……数字背后,是千年医道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实践。
“百年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简、便、验、廉、效”的中医药服务,正源源不断福泽更多百姓。
1,预热海报|湖南正骨6大“绝技”,你最Pick哪一招?
2,岐黄之路·正骨绝技①|独创“三步三法”,“骨内科”新解腰颈椎病
3,岐黄之路·正骨绝技②|“江氏正骨术”四代接力,超越祖方辟新径
4,岐黄之路·正骨绝技③|妙手仁心,改写数千“马蹄足”患儿命运
5,岐黄之路·正骨绝技⑤|手术刀VS艾灸条!这家医院骨科救治上演“中西合璧”
作者:周倜,段涵敏,周顺
责编:李传新
一审:段涵敏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