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工行发布2023年半年报。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工行营收4474.94亿元,同比下降2.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7.44亿元,同比增长1.21%。
工行在半年报直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金融科技方面,其以提升ECOS技术生态体系和D-ICBC数字银行生态体系为核心。
至报告期末,新增公开专利1878件,累计专利授权数量2941件;研发方面,加速研发测试一体化(DevOps)转型进程,精简研发投产流程,完成174个应用群组的持续交付标准化改造。
【资料图】
搭建D-ICBC数字生态,数字员工相关场景47个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上半年,在底层技术能力上,大数据、AI、分布式架构转型、新技术研发等都是工行关注的领域。
在企业级数据中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构建实时数据仓库能力,实现全量客户画像实时筛选;并依托数据中台加强贴源表、聚合表、图谱、指标、标签等多类型数据的集成和共享能力;完善客户身份统一映射识别,融合打通全集团客户数据;数据来源上,加大政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外部数据引用。
在业务层面,工行已经部署近3万项数字化运营策略,同时,数据能力对个金条线的支持不容忽视。对于新市民、个人养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客群,依托“智慧大脑”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工行基于客户精准画像,总分行常态化运营大个金营销服务策略4000余项,覆盖超过6000多项大个金产品和服务,实时运算生成千人千面的个人客户理财配置服务方案。
AI能力上,工行完成人工智能AI大模型能力建设应用规划,实现百亿级基础大模型在知识运营助手、金融市场投研助手等场景的应用。据悉,数字员工承担22000余个自然人的工作量,累计建设智能场景达47个,上半年累计完成1.3亿笔人工智能业务处理。
分布式架构转型方面,全量客户信息和个人账户全面迁移至分布式架构体系单轨运行,云上节点总数超17.7万、业务容器数量超11.5万。
新技术研发方面,工行介绍了区块链、RPA、音视频、隐私计算、元宇宙等、量子计算等领域的进展,未来,将继续布局AI大模型、量子计算、北斗定位、空间信息等前沿技术。
技术的进展始终与业务应用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工行首次在财报中介绍了其D-ICBC数字生态,聚焦“服务客户、赋能员工”两个方向,持续完善业务和数据技术两个支撑体系,加快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变革。
其中,三大对外平台为“手机银行、开放银行、工银e生活”,是触客的前沿阵地;三大对内平台为“网点服务平台、客户经理平台、智慧办公平台”,实现服务模式由传统“线下、以人为主”向“线上、数据驱动”转变,持续提升网点竞争力、客户经理营销能力和员工办公效率。
数据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上述提及的技术架构转型,数据、AI等技术,以及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向业务转化等方面。
业务服务支撑体系则包括业务上的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数字员工、风险管理等方面。
数字人民币新开个人钱包741万,企业手机银行月活达284万
在具体业务方面,个金、对公条线都是工行关注的主要领域。
据悉,在对公领域,工行建成对公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客户+产品+事件”三位一体,该平台触达客户超160万户;营销方面,建设“营销通”对公客户经理营销系统;渠道方面,升级融E云对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专精特新企业网银专版,加快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与“工行云”双向融合,推出“管家云”“薪管家”“上上签”等云服务,形成“金融专家+经营管家”服务生态。
在个金条线,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业务统筹,构建信用卡、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全流程服务新模式;推动“自有+三方+数币”支付生态建设;推进智慧大脑、财富社区、营销通等重点项目建设;工银e生活平台构建八大聚合生态:美食到店、品质外卖、旅游分期、车主生活、精品特邀馆、商超便利、主题乐园、数字观影;将手机银行融入网点营销服务流程,加大手机银行服务、权益与网点营销场景的融合,推出手机银行“远程办”服务专区,实现订单邮寄、同屏辅导、业务办理等8大类27项“屏对屏”服务。
开放银行方面,打造融E聚开放金融服务平台、开放银行对外服务门户与内部数据中台。依托开放银行平台,聚焦数字民生、数字产业、数字乡村、数字教育、数字政务五大重点领域。
数字人民币围绕同业合作、财政支付、医疗医保、教培学校、社保缴税等23个领域,开展场景建设;联合中国移动,打造数字人民币SIM卡硬件钱包等产品。今年上半年,数字人民币新开个人钱包741万个,新开对公钱包64万个,新增数字人民币商户门店210万户,新增交易规模6255亿元。
至报告期末,工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超5.36亿户,月活突破2亿户;工银e生活月活达1480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29.5%;企业网上银行客户1443万户,月活596万户;企业手机银行月活284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