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资料图)
民农云仓供应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案例简介
民农云仓主要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科技手段的“实物管控”+“数字孪生”,帮助粮食行业实现实物资产向数字资产的转化。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使用,民农云仓改变了传统仓储及货押业务对人工管控的依赖,提供了仓单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民熙智能监管仓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仓内粮食的24小时不间断智能化监管,区块链技术完成仓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可信、可流转的数字仓单,粮食行业传统货押业务痛点迎刃而解。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民农云仓供应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以货物智能监管、设备反欺诈、仓单实时动态评价等系统组成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用物联网生成数据,区块链管理数据,用视频管理事件,仓单综合评价管控结果,多终端实现多方互相监督,从而成功实现实物资产到数字资产的转化。
1、智能监管仓实现粮食全方位货物监管
民熙智能监管仓基于数量自动监测、品控自动监测、车辆识别,做到监管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化盯防,从控货的本质出发,解决一物多押、货不对板、货物丢失等多重问题。
(图:民熙智能监管仓示意图)
2.基于智能监管仓动态评价数据形成电子仓单
基于区块链技术,民熙智能监管仓内粮食货物形成的数据在民农云仓平台中多维度进行交叉安防验证并加密传输到由存货方、监管方、运营平台、资金方构成的联盟链各节点的账本中,通过智能合约规则形成数字化仓单。同时,仓单、提货凭证等资产上链登记,可作为资产通证的形式,即区块链仓单形式,在链上流转,从而实现了从粮食资产到可信数字资产的转变。
(图:民农云仓电子仓单形成示意图)
3.多屏互动云中控督导
从民熙智能监管仓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民农云仓,由民农云仓进行统一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通过风控督导屏及库区作业监控屏进行可视化展现,同时将风险预警提示发送至库管操作端民农云仓小程序,及时跟进各预警事件进展。以风险告警事件为中心,采用多屏互动模式可实现全天候可视化不间断集中监管与督导,包括对电子仓单整体情况动态跟踪与评价,货物全方位监控与风险预警提示,数据监控以及风险事件管理人员管理决策等等。
(图:民农云仓平台管理系统)
4.对接全国仓单登记平台保证仓单可流转
以民熙智能监管仓为基础形成的粮食电子仓单在民农云仓平台上生成,民农云仓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作为仓单运营和监管平台,用科技监管保证了仓单的真实有效。同时,民农云仓对接“仓单信息登记平台”,生成统一编码的“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保证了仓单的流通性,促进仓单担保融资等功能。
(图:民农云仓已对接全国可流转仓单登记平台)
项目效果评估
民农云仓通过“科技+金融”,在粮食供应链和银行资金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提升了传统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效率,让供应链的科技化、数字化惠及整个链条的企业。
与2021年相比,2022年民熙科技通过民农云仓服务的粮食品类从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拓展到糯稻、大麦,服务玉米、水稻、小麦粮食资产数分别增长了232%、227%、236%,达成服务协议的粮食资产超过300万吨。2022年与东方集团、新希望六和、中粮贸、通粮等数十家粮食产业核心企业开展合作,在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建设超70个粮食智能监管仓,仓储面积超30万平方米,累计获得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九江银行、中原银行、浙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10多家银行的超70亿元授信。
2022年1月,民生电商联合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共同发布了《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运营管理规范第2部分:玉米仓单》,标准以民农云仓的实践经验为借鉴,在团标的基础上规定了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玉米仓单中,开具仓单的玉米要求,玉米仓库的要求,增值协同服务的要求等。该标准是国内农业领域第一个可流转数字仓单标准,标准的发布将加快整个农业供应链资产数字化进程。截止2022年底,民农云仓已生成可流转数字仓单超100笔。
在助力粮食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民农云仓将大大提升农业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单点民熙智能监管仓的数据汇聚到民农云仓平台,形成智能监管仓数据网络,企业就能从平台中直观了解到自己所有粮仓的具体情况,即可全盘掌握仓库粮食的粮情信息、区域及交通便利性等多个维度信息,从而进行调拨盘点、库存统计等相关操作,便于快速调配相应资源。通过大数据技术,融合粮情监控系统、外部市场行情信息及其他内外部信息系统数据,民农云仓可将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整合,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挖掘,为粮食企业生产、销售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以减少存货及资金压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良性运转将保障粮食的稳定供应,从而推动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项目牵头人
吴远志 民生电商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