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讯 >

延迟退休方案2022年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方案具体如何实施?

时间:2022-10-17 16:25:07       来源:产业经济网

早在2016年,国家当局就提出了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具体政策预计将在2021年实行,但老百姓对这一政策却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导致这一政策的细则也是一再地被拖延,没有正式推出。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而根据有关部门的表态,我国的延迟退休绝不会触碰“一刀切”的底线,而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进行,大概在“十四五”左右会开始正式的实施,也就是说,时间也就这这么几年了。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在解放初期,人均寿命是50-60岁,那时定下的退休制度是,女干部55岁退休,女职工50岁退休,男职工60岁退休。而随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有保障,和医疗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均寿命已经延长至76岁以上,那么退休的年龄也要适当地延长。

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退休年龄要低一些。欧美国家男女退休年龄统一65岁,而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5岁。德国等国家甚至还想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7岁,这样看来,延迟退休是现在各国的一个走向和趋势。

且在养老金发放这一问题上,过早的退休并无好处,也不利于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若将女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那么养老基金将省下2万亿人民币,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下降趋势,尽管开放了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也无回升的趋势,仍然下滑。我国是老龄化大国,老龄人口已突破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以上。若年轻人的数量减少,会导致不足数的年轻人赚钱赡养老人,那么在将来,养老金的缺口将无法弥补和挽回。

基层职工并不赞同?

对于基层职工来说,延迟退休是一件难事和煎熬。基层职工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当年龄到达50岁以上,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开始下降,劳动力很显然与之前比有大幅的下降。且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和新劳动体力者,若延迟退休年龄,那老职工占着工位退不出来,年轻人想要进去也进不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但那些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高管等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则十分赞成退休年龄的延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多拿几年的工资,继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退休的越晚,养老金也就拿的越多,有许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70后职工已达到50岁的退休年龄,所以即便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实行渐进式退休,这期间仍有10年左右的过渡期,这对70后基本没有影响。 而80、90后正好赶上政策实行,也刚好是延迟退休政策的过渡期结束,所以80、90后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具体怎么改?

对于众多群众不同的声音,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副部长在会中强调,该政策会弹性实施,每个人都能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退休时间,没有硬性要求必须在到了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退休。这也是此次延迟退休改革最主要、和最大的特征。

副部长还提出“小步调整”,并不会一次性把时间全部延迟完,比如每年只往后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让改革的步伐慢下来。对即将退休的人,恰好赶上改革初期,也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延迟调整。而对刚刚步入职场的人来说,可能就要彻底延迟了,但他们还是会有足够长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对于各个岗位、职业和地区,政策也会有所区别。延迟退休不单单只是一项政策的实行,还需要其他相关配套的措施,比如对于大龄劳动者能否提供再就业的机会?是否可以给予补贴?政策和相关措施的配合,稳中求进,统筹兼顾,使政策更平稳顺利地实施。

兼顾不同人群需求

保障“弹性”选择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当前,不少企业和单位都将35岁作为普通岗位招聘招考的年龄上限。延迟退休意味着工作人数增加,腾出的岗位减少。有些人担心,供给结构变化叠加“35岁+”职场困境,会不会令今后找工作更难?

“静态地看,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劳动力供给增加,自然腾退的岗位减少,‘一增一减’,就业市场将面临现实冲击。但这种冲击是有限可控的,对年轻人的就业‘挤压’不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连续8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超300万人,且降幅还在加大。”莫荣分析说,按照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的速度,每年因延迟退休而多出来的劳动力不会太多,甚至会被每年减少的劳动力所抵消。

不过,包括莫荣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短期内,大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看来,我国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应该倡导老有所为,但就业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年龄歧视。这不仅妨碍就业公平,侵害劳动者权益,也与延迟退休的改革部署相冲突。

同时,记者注意到,医生、教师、技术人员等岗位,很多人在退休后都在以各种方式返聘。

“反聘和现在讨论的延迟退休是两个概念。在没有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时,这样的现象就已经存在了,不属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之中。因为在此之前,包括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也有返聘这样的政策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韩克庆分析说,现在的延迟退休年龄主要是指2004年之后,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而针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的方案设计。

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看来,目前全社会尚未就延迟退休形成共识,部分人群对其中的具体措施还不够了解。尤其是我国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群体对此都有不同的诉求。比如,男性和女性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之间,都有不同的心声。因此在研究延迟退休方案时,要充分估计改革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尽量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在研究设计具体实施和配套措施时,应尽可能地兼顾统一性和选择性,给予老百姓“弹性”选择权,运用政策工具引导自愿延长,做好配套措施稳定就业市场。

标签: 推迟退休年龄计划 退休制度 基层职工 机关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