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纸上,这就是传统技艺——剪纸。今年97岁的张月仙正是通过剪纸成为云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一双巧手剪出了各式各样精美的作品,斩获了多个奖项。“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我的精神寄托都在上面了。”她说,“我不剪悲观的东西,我剪乐观的、大家看起来欢心的,所以每一个作品都喜气洋洋的。”
对剪纸,从讨生活到热爱
“小时候看到父亲作画,随手拿起剪刀比着父亲画的葡萄,还真剪了出来,但父亲笑我说‘虽然像,但还缺少叶子,还要剪些叶子配上’,不服输的我就拿起剪刀,剪出叶子贴了上去,发现还真像那么回事了。”张月仙越剪越开心,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年时,在曲靖农村出生的张月仙随父亲来到了昆明,那次短暂的昆明之旅,在张月仙心里埋下了向往城市的种子。后来,父母亲去世,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张月仙的肩上。为了维持生计,张月仙带着妹妹剪一些鞋、帽的花样以及围腰花,每逢赶集时就带去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两姐妹的技术表示认可,她们的名气也在村邻乡舍间传开。
但靠剪这些东西卖不足以支撑起家庭,张月仙便有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于是,张月仙不顾哥嫂劝阻,和妹妹来到了昆明。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来到昆明后,张月仙打算学习缝纫,但当时的缝纫铺基本不收女学徒。她四处奔走询问,终于有个裁缝铺的老板接受了她。就这样,她开启了当学徒缝衣裳的新生活。
没多久,在裁缝铺当学徒的日子便告一段落。凭着剪纸和缝纫的基础,张月仙很快找到了一份服装店的缝纫工作,在那儿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退休后的张月仙,时常剪一些小猫小狗给孙女玩儿。年幼的孙女十分喜欢,说“奶奶剪得像真的一样”。孙女开心的模样鼓舞了她,张月仙重新拿起了剪刀,这时的她,不再为生计而剪,只为心中纯粹的热爱。
凭着精湛的技艺,张月仙加入了全国剪纸研究会云南分会,在那里,她得到了多位名师的指导,从对折、多折到多方连续花样,她精心研究、自我深造,并开始剪大幅的作品,剪纸造诣不断提升。张月仙频频发表剪纸作品,陆续获得多类全国大奖。
20世纪90年代,张月仙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艺术美术师称号。之后,又被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是精神寄托,更是情怀
8月22日,记者来到张月仙家中,拜访这位“剪纸奶奶”。张月仙的家温馨又朴素,墙上贴满了各式精美的剪纸,电视柜上陈列着张月仙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杯,细碎的阳光洒在阳台上,那墙被红纸映得红光闪闪。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我的精神寄托都在上面了。我不剪悲观的东西,我剪乐观的、大家看起来欢心的,所以每一个作品都喜气洋洋的。”张月仙笑着说,剪纸是她的好朋友,了却她心里的烦恼,更是她的医生,除却思想上的苦恼。
而剪纸的意义,对张月仙来说远不止于此,她一直希望云南剪纸能有一片天地,大放异彩。为了让云南剪纸有特色,张月仙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
源于现实、贴近现实,张月仙的作品来自其对生活点滴的细致观察。翻着作品,张月仙向记者介绍:“景颇族喜欢用竹筒装酒。你看这个画面,一棵竹子被锯作三节,这个当大酒杯,这个当酒壶,这个当小酒杯,大酒杯往小酒杯里倒酒,后面还有个大酒壶。”剪纸画面生动有趣。故事是女孩向相好的男孩敬酒,另一个女孩又抢先敬酒。于是,画面中一个女孩不悦、一个女孩眼神娇俏,一个生动的故事便跃然纸上。
张月仙总是将这些画面记在脑海中,头一天晚上就开始构思作品,甚至把剪纸带入梦乡。曾经有人找张月仙买画稿,谁料她并没有画稿,张月仙笑道:“全都记在我脑子里呢!”
最近,张月仙开始准备设计兔年的窗花了,剪窗花每年都带给张月仙许多快乐。她说:“大家喜欢我的剪纸,我就觉得很开心、很幸福……我要剪更多的剪纸,教更多学生。”将剪纸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是张月仙的心愿,“我教过幼儿园老师、大学老师,幼儿园老师又教幼儿,大学老师又教大学生,这样层层传递,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一双巧手,挑起家庭重任
在张月仙家里,记者还看到了另一个身影,她的小儿媳殷吉凤。十多年前,殷吉凤患上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她几乎不能走路,常年累月住院,每次需花费四五万元。
“如果没有妈妈,我早就活不成了。原本,她这个年纪应该颐养天年,而不是照顾我。”讲到这里,殷吉凤面带愁容。殷吉凤说,她的丈夫几年前去世,这些年来,张月仙靠着一双巧手撑起了这个家,有时候生意好,张月仙会剪到半夜一两点。
对此,张月仙说:“我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双亲,我清楚没有父母有多难受,我要把儿媳照顾好。”
云南省非遗工作者高云飞介绍:“苦难从小就伴随着张月仙,但在她的作品中,从来看不到半点不幸的东西,大家看到的,都是希望、祝福。”
张月仙的剪纸作品,内容丰富、栩栩如生,多次在国内外获各项大奖。目前,张月仙有一批剪纸作品要售出,如果有喜欢剪纸想购买的读者,可拨打电话0871-64100000或0871-64160059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