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催征,战鼓动魄。“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以大志向、大格局擘画了“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壮美蓝图,吹响了以“两湖”创新区建设“重塑区域格局,提升城市能级,遇见和造就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冲锋号,而作为武进中心城区向西挺进的必经之地,牛塘将积极拥抱“两湖”时代,切实在“两湖”创新区建设中找准坐标,谋划发展,以高水平打造“人文产教城、活力金牛塘”为“两湖”创新区建设贡献牛塘智慧。
突出“深融合”,在大棋局中找定位。积极抢抓一系列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落户的战略机遇期,切实从发展规划、设施配套、城市气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融入“两湖”创新区建设布局中,在协同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优势。推进空间上的融合。坚持以常州南站、地铁5号线在牛塘布局的4个站点为依托,加快周边道路的改造提升,打通区域微循环,构建快速通达的交通路网。推进业态上的融合。着眼更深层次地参与“两湖”创新区产业链分工协作,主动对接医疗康养、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狠抓关键配套环节,构建更大范围的产业共同体。推进气质上的融合。紧盯环滆湖地区重点片区规划,做精做优联通绿建区和西太湖板块的中部产城融合片区和西部生态休闲片区设计,突出核心要素,进一步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结合市区“中央车站”周边规划,加快与站点整体气质风格的衔接匹配。
突出“拓空间”,在一体化中谋未来。立足区位特殊、城乡交错、面积小巧等现状,直面土地开发强度大、要素制约明显等瓶颈,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作为撬动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向精致规划要空间。紧紧围绕打造“田野里的都市”和“都市里的村庄”这一目标,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设计。深化竹园、金东方东侧等重点片区以及丫河、塘口精品美丽乡村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打造一批“地标”和“符号”,实现城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向精明经营要空间。驰而不息地推进地块搬迁、老旧小区提升、城市修补和园区更新,精准测算、精明开发,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现代产业社区,以腾退低效空间留足未来发展潜力,以节约集约建设提升地块发展效益。向精细管理要空间。切实深化城市长效管理“八大行动”,积极破解停车难、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城市病”难题。大刀阔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村庄绿化、河道靓化、庭院美化,用好用足绣花功夫,做实做优精细管理,以精美生态有效拓展空间承载力。
突出“夯基础”,在守底线中聚合力。统筹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稳步加码,让每个人在感受温暖和善意的过程中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共谱新篇。持之以恒补足民生短板。将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兜底线、促均等、优服务,以稳步提升的民生福祉创设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坚定不移夯实安全底板。牢牢锁定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目标,慎终如始筑牢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信访稳定、疫情防控等防线,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决落实常治长效机制,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群策群力打造治理样板。深化网格化治理模式,探索治理服务创新,以人员、责任、资源“三下沉”持续拓展全要素“入网进格”内涵。关注群众主体意识,激发参与热情,加快形成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突出“增活力”,在聚要素中强引擎。锚定引领未来、弯道超越,加快打造要素集聚、活力奔涌的“强磁场”,让历经产业“空心化”、财政失血失速的传统工业小镇焕发旺盛生机。创设集聚人气的发展环境。合理布点“上楼”经济、商业街区,引导龙头企业在牛塘布局总部经济,着力发展以都市工业和三新经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引爆活力内核,集聚鼎沸人气。繁荣多元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让人人各得其所、各得其乐,近悦远来、诗意栖居。营造孕育朝气的创新氛围。加强与江理工、常州科教城、龙城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的对接往来,促进创新主体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谋求更多科创成果在牛塘落地转化、实现价值。紧紧抓住“两湖”创新区内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龙城金谷(南区)等平台辐射,着力寻求结合点,争取项目盘,借力借势提升服务水平,浓厚创新氛围。构建彰显意气的政治生态。从体制机制着手,以鼓励“有为有位”的选人用人导向和“多劳多得”的考核奖惩制度催生干部队伍活力。深化精品打造,推动典型选树,注重工作实绩,提升工作认同,点燃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蓝图绘就卷已开,江海乘风启新程。擘画未来,牛塘将以日拱一卒的韧劲、求真务实的作风,拿出“不服输”的干劲,下定“必须赢”的决心,奋力在贯彻“532”发展战略,建设“两湖”创新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就城乡融合示范区、产教融合新高地的宏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