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白堂村的麦田返青了。走进白堂村,随处可听到机械加工发出的“叮叮当当”声,45岁的白立凡正在自家的加工厂里跟工人一起忙着卸料。
“我家有10亩地,去年秋天把6亩地流转给了村合作社,剩下的4亩地以半托管方式与合作社共同管理,大大减轻了打理土地的麻烦,让我们可以专心忙活自家的生意。”白立凡说。郑家镇是全国知名轴承保持架生产基地,个体加工户达4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轴承保持架产业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多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机会。白堂村村民脱产就业,村党支部书记白立武却为土地由谁来种发了愁。
去年秋雨连绵,影响了秋收,70岁的白德忠老汉家有五六亩土地,老人坚持冒雨抢收,儿女不忍心上了年纪的父母太辛苦,秋收过后,白德忠的儿子找到白立武咨询土地流转、托管的事。“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开展土地流转和托管,同时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东昌府区慧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没想到三分之一的村民爽快地将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白立武说。
目前,慧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左右,同时还以半托管的方式管理土地近300亩。为了更科学高效管理农田,慧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与东昌府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由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白堂村的600亩土地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资料及农田管理服务。据了解,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1.5万亩,今年开春,为进一步做好麦田管理,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储备了300吨化肥、160多台农机、20多台飞防设备,农户可以根据需要“点单”。
在轴承保持架加工企业云集的郑家镇郑家村,村民郑乃维有多重身份,他既是轴承配件生产商户,也是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工人们每年总是在麦收、秋收时请假回家,每到这个时候工厂就得停工停产,影响了订单交付。为了村民能安心打工,我干脆把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规模化种植。”谈起土地流转的初衷,郑乃维说。目前,郑乃维共流转土地500亩,其中300多亩种植粮食作物,另外100多亩根据土壤特性种植了绿化苗木。据郑家村党总支书记郑长珍介绍,郑家村已实现土地全部流转,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家庭作坊向现代化农场转变。
记者从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2月底,东昌府区有13家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土地托管服务总面积434.66万亩,多以单环节或多环节生产托管的半托管方式为主。东昌府区土地流转的总面积为38.1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46.9%。